河南蘭考,焦裕祿奮斗了475天的地方。
如今,我們穿行在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會看到,曾經(jīng)大大小小的84座沙丘已變成了“綠色銀行”。
50多年前,焦裕祿帶領(lǐng)著蘭考鄉(xiāng)親們翻淤蓋沙,用柳編筐抬起一筐筐的膠泥,種下了2000多棵泡桐樹。
焦裕祿走了,他親手種下的那棵樹苗還在,當年跟他一起種樹的人還在。這棵長在蘭考人心上的樹,被當?shù)匕傩沼H切地稱為“焦桐”。
魏善民和他的父親堅守了56年,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,天天守護著“焦桐”。
近日,在山東衛(wèi)視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節(jié)目中,曾跟焦裕祿一起種下那棵樹苗的魏善民來到節(jié)目現(xiàn)場。他的傳家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柳編筐,他要分享的是焦裕祿和這個筐的故事……
焦裕祿和他一起用這個筐來抬膠泥
“他是我們蘭考的恩人啊!我們在一起用它抬過膠泥。”魏善民依然清楚地記得焦裕祿是1962年12月6日調(diào)到蘭考縣的。這里每到春天就會刮大風,走在外面時,頭上身上全是沙土,回到家里時,廚房案板上也是沙土?!敖箷浬抖紱]看見,就看見沙丘了。我們大隊大大小小84座沙丘?!蔽荷泼裾f。
那時的蘭考風沙肆虐,一畝地只能收41斤左右的小麥。每年還要留出來年用的種子,留出喂牲口的部分。最后,一年一個人能分到的小麥只有13斤。
為防治風沙,焦裕祿到蘭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淤蓋沙,用“扎針貼膏藥”的治理方式,帶領(lǐng)蘭考群眾廣泛栽植泡桐樹。
“當時的沙土太厚,栽上去的樹很難成活。焦書記就想到把淤泥裝進筐里,再抬到沙土地里種樹,這樣樹就能栽穩(wěn)了,水分也不會流失太多。”于是,柳編筐就成了當時家家必備的搬運工具。
21歲的魏善民和焦裕祿分在了一組,這份特別的經(jīng)歷,使他對這個柳編筐懷有深深的感情?!敖箷浾f,今年咱們栽了樹,下一年咱自己培養(yǎng)苗子。”就這樣,2000多棵泡桐樹迅速栽起來了,50多畝地上有了生態(tài)林。
回憶起跟焦裕祿同吃同勞動的生活,魏善民說,焦裕祿不管好活孬活,拉糞、鋤地,他見活就干。焦裕祿鼓勵鄉(xiāng)親們加油干。“干了幾年之后就有吃的了,咱們會一年比一年強的!”焦裕祿對魏善民說,“小伙子,這邊什么都不爭,就爭個‘干’字。說干,幾年就好了;要不干,就受罪。”
兩代人堅守56年守護“焦桐”
今年77歲的魏善民就是“焦桐”的第二代守護人。不管刮風下雨,每天5點多,他都會騎著車子去“焦桐”樹下走一圈,為它培土、澆水、掃落葉,照看“焦桐”,給參觀的人們講述焦裕祿的事跡。
2000多棵泡桐成了“綠色銀行”
48年來,魏善民樂此不疲,像照顧自己的親孩子一樣來保護“焦桐”。用他自己的話說,可把這棵樹給管到家了。
但是2016年可把魏善民急壞了。那年4月,本是桐花飄香的季節(jié),而“焦桐”一朵花都沒有開。經(jīng)過咨詢研究,魏善民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,原來是地面硬化影響了根系的呼吸。于是,他找來水泥鉆,在地面上打了131個孔,扯來水管一個一個地澆水,每天澆灌6遍,連續(xù)澆灌5天后,把“焦桐”給救活了。
2017年,魏善民用“焦桐”根培養(yǎng)出9棵幼苗,栽種在了蘭考泡桐林,如今9棵幼苗正茁壯成長。今年,“焦桐”56歲了,附近的泡桐林繁衍出二代、三代,成了蘭考的“綠色銀行”。這些樹木可以做家具、板材,還可以做樂器,如琵琶、二胡、古箏等,并出口日本、新加坡、英國、美國等。
2017年3月,河南省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宣布蘭考正式退出貧困縣。
蘭考成為河南首個脫貧“摘帽”的貧困縣。這條脫貧之路是對焦裕祿精神最生動的踐行。3年脫貧7.7萬人,這份成績單是對焦裕祿同志最好的紀念。
“焦書記是個好人,是山東人,淄博的。他全心全意為人民吶,光想著群眾,就沒想過他自己。群眾啥時候也不會忘記焦書記,不忘他實實在在為群眾干活。他死時太年輕,就撇下這一棵樹苗?!蔽荷泼裾f,“只要自己身體好,我就想繼續(xù)把這棵樹看護下去;要是身體不允許了,就交給三兒子繼續(xù)把‘焦桐’照看好?!?/p>
魏善民的三兒子說:“我會繼續(xù)把‘焦桐’照顧好,繼承爺爺和父親無私奉獻的精神。爺爺常說,焦書記是個好人,咱一定要把焦書記這棵樹照顧好,把焦書記的精神傳承下去。”
傳承艱苦奮斗的“焦裕祿精神”
人們不會忘記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。他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仆好榜樣。
“焦裕祿精神”猶如一座豐碑巍巍矗立,詮釋著新中國“創(chuàng)業(yè)者們”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(xué)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的追求。
人們也不會忘記在社會主義建設(shè)的火熱年代,到處洋溢著創(chuàng)業(yè)的激情:大慶石油會戰(zhàn),“鐵人”王進喜成為一面旗幟;林縣人民開鑿“人造天河”——紅旗渠,成為億萬農(nóng)民“愚公移山”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;三線建設(shè),吹響了西部開發(fā)的號角;屠呦呦和團隊成功研制出青蒿素,為人類健康事業(yè)作出了重要貢獻;十年余攻關(guān),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(shù),還在不斷突破。
還有兩次獲得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榮譽稱號的張富清,60多年來刻意塵封功績,退役轉(zhuǎn)業(yè)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,為貧困山區(qū)奉獻一生;朱彥夫在戰(zhàn)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,退伍后仍擔任村支書25年,帶領(lǐng)淄博市沂源縣張家泉村群眾治山治水、脫貧致富……
一代又一代的接續(xù)奮斗,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不斷創(chuàng)造著中國發(fā)展的新篇章。
來源:齊魯網(wǎng)
作者:崔維莉
發(fā)稿時間:2019-10-12 16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