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皮球,架腳踢,馬蘭開花二十一,二五六,二五七,二八二九三十一?!边@首年代久遠(yuǎn)的歌謠,伴隨了很多人的童年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歌謠中的馬蘭花確有此花。
在“死亡之?!毙陆_布泊無人區(qū),零星分布著一種頑強(qiáng)的花,叫馬蘭;隱藏在羅布泊的大漠深處,曾有一個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神秘地方,也叫馬蘭,它正是中國核武器的搖籃——新疆馬蘭基地。
1964年10月16日,這片神秘的荒原沸騰了?! ?/p>
近日,從馬蘭長大的侯榮、侯燕姐妹帶著家里三代人唯一的全家福亮相山東衛(wèi)視《傳家寶里的新中國》,講述了他們在馬蘭基地生活的故事。
馬蘭
羅布泊幾代人的家園
在馬蘭,早期的人們都自稱是“馬蘭村”的人。這個村里的“村長”是將軍,“村民”是軍人、科學(xué)家、教師……
侯榮說,她的父親侯啟崑1947年當(dāng)兵,參加過吉林戰(zhàn)役、平津戰(zhàn)役等多場戰(zhàn)役。1959年,她的父親從朝鮮戰(zhàn)場返回后,就沒再回過家,直奔到新疆這個神秘的地方。
成立初期的馬蘭基地是一個保密單位。直到1962年,侯榮突然接到了父親的來信,她們才知道父親在馬蘭,可以接家屬過去了。侯榮的母親拎了一個小包袱,就帶著姐妹倆坐火車去了。
“過了蘭州后,基本什么都看不見了,越走越荒涼?!弊藥滋旎疖嚕齻兊诌_(dá)了大河沿車站。站外一片戈壁,沒有一棵樹,但侯燕至今清晰地記得,當(dāng)時媽媽很堅定地對姐妹倆說:“我們?nèi)フ夷惆职??!?/p>
初期的馬蘭人都住在地窖、帳篷里。“挖個坑,上面蓋了一些土,房頂?shù)闹虚g放一塊玻璃,隔兩天再打開玻璃,透透光。”侯榮說,“冬天的時候地窖特別冷,夏天特別熱,條件非常艱苦?!?/p>
在馬蘭,科學(xué)家、工作人員能吃上一頓烤土豆,就算是吃到最好的飯了?!盃敔?shù)搅笋R蘭后,看到我母親太辛苦了,就想幫幫我母親?!焙顦s說,“父親工作繁忙,母親一人照顧一家五個孩子,還要參加集體工作。爺爺?shù)今R蘭后,因為有磨香油的老手藝,就在當(dāng)?shù)叵阌头焕锬ハ阌?,從此一直留在了馬蘭?!被貞浧馉敔?,侯燕至今非常自豪:“我們那很多人都吃過我爺爺做的香油?!?/p> 侯榮的傳家寶就是當(dāng)時拍攝的一張有爺爺、父親、母親和五個兄弟姐妹的全家福,這是他們一家三代人唯一的全家福?! ?p>
馬蘭,這個曾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從此成了羅布泊幾代人的家園。大量的軍人和科技人員,從四面八方云集戈壁灘,他們挖地窖、打土坯、吃干菜、喝苦水,用人力和意志改造著這里的一切。
一代代馬蘭人把功績書寫在大漠中
1964年10月16日,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。這片神秘的荒原一時間沸騰了。
對于馬蘭基地上的人們來說,1964年那一聲來自東方的巨響,只是他們在羅布泊荒原輝煌奮斗歷史的開端。
1967年6月17日,我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。當(dāng)年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出令人振奮的消息后,無數(shù)中國人為之歡呼雀躍,熱淚奔涌!
“當(dāng)時我們還是孩子,沒有感覺到害怕,但是我們的大人應(yīng)該非常緊張?!焙顦s說,“當(dāng)時每家的孩子們都被安排到防空洞里?!钡綒鋸棻ǖ臅r候,留給侯燕印象最深的是興奮:“當(dāng)時就看著新聞播我們這里了,人們街頭巷尾談?wù)摰氖俏覀兏赣H這代人做出來的。”回憶起那段時光,激動和自豪依舊洋溢在侯燕臉上。
侯榮說,他們家五代里有11位軍人都在馬蘭生活工作過。在一代代馬蘭人前赴后繼的努力下,馬蘭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雖然侯榮姐妹和母親已定居濟(jì)南,很久沒有回去了,但提起馬蘭的變化,她們都非常激動。“馬蘭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變成了一座現(xiàn)代化的小城市,不管生活還是工作,條件都相當(dāng)好。”
讓家國情懷薪火相傳
從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1996年我國宣布暫停核試驗,這片土地見證了一批批科技人員無畏艱難的創(chuàng)新和熱血。一代代馬蘭人把功績書寫在大漠中,這片土地的光榮屬于祖國,也屬于他們。
新中國成立70年來,我國一代又一代的科學(xué)家為我國國防和科學(xué)事業(yè)作出了重要貢獻(xiàn)。我們獨(dú)立自主研制成功了原子彈、氫彈、核潛艇,支撐起了中華民族自立的脊梁,鑄就了共和國堅強(qiáng)的核盾牌。從“東方紅”躍然于世到“墨子號”飛向太空,從“兩彈一星”橫空出世到北斗系統(tǒng)服務(wù)全球、“嫦娥四號”傳回世界上第一張月背影像圖……
歷史不會忘記,老一輩們用生命與激情擁抱的國家使命;人民不會忘記,他們薪火相傳的家國情懷!
來源:齊魯網(wǎng)
發(fā)稿時間:2019-10-12 21:46